“怪怪国”丛书:文学和教育滋养出童年之花
2017-09-07 来源:本站 浏览量:60
导读:众所周知,与成人生活相比,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完全是另一番面貌:童年是幼态而又带有成长性的,是幻想与梦想交织的世界。显然,让童年得到应有的滋养和呵护,也须从上述两个方面出发,既呵护好儿童的内部世界而又着力儿童教育的重塑。可喜的是,笔者近期读到的宗介华先生所著“怪怪国”丛书就是这样一部将文学和儿童教育有机融合的佳作。
“怪怪国”系列(全4册),宗介华,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10月,100.00元
“怪怪国”丛书由《大闹国求生记》《大馋国求医记》《大马虎国蒙难记》《大懒国奇遇记》四个中篇故事组成。分别对应孩子的淘气、偏食、马虎、懒惰4个缺点,让4个10岁左右分别有上述特征的小主人公艾小平、郝婵、马小虎、李勤勤通过梦境,进入他们的“理想”之地,在以淘气、偏食、马虎、懒惰为荣的奇幻国度,经历了一系列的荒诞、奇异的事件,小主人公最初的兴奋、好奇不见了,反而吃了亏,到最后终于悔悟。
这些构思奇妙的故事引人入胜,又饱含着教育目的,启发小朋友进一步警惕自身的懒惰、馋、淘气、马虎等问题。比如在大懒国,国王肥肥体重800斤;电视台的主持人从来不梳头、洗脸,像个野人躺着采访。在马虎国,丢丢校长带马小虎去吃饭,竟把他丢在饭馆;运动会上,马小虎跑步得了第一名,奖状写的竟是第三名;国王自己的名字“忘忘”写成“亡亡”,为马小虎招来大审判。在大馋国,郝婵多日吃羊肉,营养过剩,最终晕倒,靠吃特效药“百馋丹”仍无法缓解。在大闹国,国民因沉溺于玩闹,身体状况堪忧。
儿童文学要赢得儿童的喜爱,需要坚守儿童本位,充分尊重并熟悉儿童对事物独特的感受、认知和想象,按照他们好奇、爱幻想与现实脱节的心理特点,揭示儿童纯真的情感世界和奇妙的想象世界。早在19世纪英国就提出“快乐的作品给孩子以愉悦”。《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也表示不希望孩子看了两三章就掩卷深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东西”。“怪怪国”丛书非但没有进行严肃的说教,反而欲擒故纵,先让孩子达成所愿,然后懂得物极必反、一分辛苦一分才的良训。
作者的预期目的就是让小读者在笑声中去感悟人生,达到茁壮成长的目的。之所以选择淘气、偏食、马虎、懒惰作为纠正目标,是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之上。作者让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列举了当前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存在的最普遍毛病,答案各异,但懒惰、不懂规矩、偏食、马虎四大类占比很大。作者又通过外事部门的朋友了解到国外孩子存在的毛病,懒惰、偏食与马虎也比较常见,所以,才提交了这四本及时的“参考答卷”。
如前所述,电子媒介所传达的图像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儿童不再喜爱深度的文字阅读和思考。这就要求儿童文学创作者重新调准儿童文学的美学追求。“怪怪国”直面读写文化危机,力求做到“听、说、读、看、写”的结合。系列图书在发行前,已经制作成有声作品,由奥运冠军田亮和妻女一起录音,在电台播放,关注人数众多,其受欢迎程度已经得到市场验证。而且,丛书以文图结合的形式出版,插图时尚、可爱,增添了故事的趣味、魅力。为扩大受众面,相继推出两个版本,一是2016年5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少年文字版,二是同年10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拼音版,两个版本可适合7岁至十几岁的广大儿童阅读。儿童文学有着3亿多的读者群,有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等待开垦,这套丛书做出了有力的探索。